勤奋鸟旗下 软件定制开发 安全交付平台!一次合作,终身售后!全程项目经理一对一跟进测试!公司以自研团队结合搭档圈,为用户提供安全快速稳定的软件源码开发服务!

如何提高产品用户体验?

2024-09-04 17:57:48
复制链接

1675

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种很系统的说法,它可以细分成用户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用户研究的目标是与用户需求、用户目标相匹配,满足用户需求;交互设计让用户操作产品时流畅、高效;视觉设计尽可能的和目标用户的审美相匹配,视觉设计不仅是追求酷或者好看,还要了解目标用户,做符合他们定位的设计。

当这些都满足时,我们就会感受到好的用户体验。

但好的用户体验仅靠各种交互,各种视觉吗?其实不是,还要和用户共情,只有站在用户角度才能谈用户体验。

我们举一个从用户角度去考虑体验的例子,现在微信公共号的文章底部都会有个小尾巴,里面有个提示,就是按住指纹识别二维码。我们自己的公共号也采用了这种形式,这个小花招其实对于用户心理了解的非常透彻,如果直接放个二维码,写段生硬的文案,用户不一定照做。但用这种方式完全激起了用户的好奇心理,对于小白用户,可能会觉得一不小心碰到了黑科技。记不清是在哪本书里看到,无论是软件的交互,还是用户引导也好,都要站在用户心理模型的角度,而不是软件的实现模型。长按图片,呼出菜单,识别二维码,这种文案就是从功能的实现模型角度来写的,指令式的文案,对用户用处不大的情况下,他是不会去照做的。所以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换成自己会怎么做,会是什么感受,这个时候大家才能坐下来聊用户体验。

谈流程时,我们在聊什么

其实软件的研发流程我们都已经很了解,《结网》《启示录》《破茧成蝶》这些书在这方面讲的都大同小异。无非是用户研究、用户访谈、需求分析、交互、视觉、开发、可用性测试等等,BAT 可能在流程上更成熟一些。但其实流程有时候太繁琐,容易让人反感。死守流程反而容易效率低下,因为环节太多了,链条上的人太多了,人一多各种无意义的扯皮争论就来了。

所以,当我们面对这些环节时,最小成本的为自己所用可能更实际。先举一个不是我们自己产品的例子,我最近用 Uber 比较多,上车后不止一个司机抱怨说,Uber 在开始车程时没有任何提示,司机好几次到达目的地后发现忘了点击开始这步操作,那这单就白跑了。这个例子说明通过和目标用户交流,对于发现他们的使用问题有多重要。

当然,找个目标用户面对面交谈成本是不是有点高呢,《点石成金》这本书里其实提到了如何最小成本的进行可用性测试,再举一个很久之前的小例子,但让我记忆很深刻,当时和天翔争论一个页面提示的问题,我在提示文字下加了浅灰色的框,他认为用户会把这个框当成按钮,久争不下,一天中午很多人一起吃饭,我当时就想为什么不让这些其他组的同事进行一次可用性测试呢,所以当时就拿着一张效果图给他们试用,然后问他们感受。所有人都把那段文字当成是提示文字,而不认为那是按钮。争论一下就解决了。

所以需要可用性测试吗?需要用户访谈吗?都需要,但一定要搞一个单面镜的观察室吗?有最好,没有也可以通过小成本的方式补上这些环节,要了解目标用户,因为一切都始于他们。

单手为王?

单手操作问题很重要,但当屏幕超出一定范围后,讨论单手操作性是否还有意义?就像没人会在 iPad mini 上讨论单手操作性一样。不能因为一台设备被定义为手机,就把单手操作当作至上信条。以 iPhone 6P 为例,即便加入了双击Home键后屏幕下拉悬停,但单手所能做的操作依然是有限的,你永远无法通过单手触碰到 Footbar 最边缘的那个 icon。

一套交互设计也许只能满足一到两款分辨率的设备,比如单手满足 iPhone 4 代和 5 代,但是在 6 和 6P 上可能就不能特别方便的操作,如果用户对此有一定心理建设的话,问题倒不大。但往往很多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就觉得是软件设计问题,所以满足所有设备的设计是非常棘手的,或者说根本就是种奢求。

来讲讲 Google,我不是通过 Google 来反驳什么,只是我一直好奇这家公司如何看待单手操作方面。原因是什么呢,Android 规范中,几乎所有的操作图标都是在右上角的,这足够让很多人翻白眼了。提到这些,可能就绕不过原生 Android 的虚拟按键,这个设计几乎是 Android 操作上移和引入侧边栏的直接原因,为了避免误操作,Google 可以说费尽心思。

或许在 Android 设备碎片化的当下,Google 已经不再纠结单手操作了,所以把所有操作都放在离手最远的右上角也能理解。但其实 Android 在国内从来没有大范围的验证过这一设计,因为国内原生 Android 的占有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是不是好设计,毕竟最终还是要通过人来评判。国内小众极客接受这种方式,大众是不是也买单,这个需要时间来验证。

到底谁在驱动需求的产生?

接上面的引申一下,本身不是产品的目标用户,能不能做出好产品呢?也许没有捷径,解决办法就是要尽可能的了解目标用户。在接触这个群体的过程中了解他们所在的行业。

但这种方式是不是只能应用于产品设计呢?

到底是先有需求,然后通过接触用户去验证需求。还是在了解用户的过程中产生需求?我觉得两者可能缺一不可。本身不是产品的目标用户,对这个群体的痛点可能不够敏感。感受别人的痛苦和感受自己的痛苦,不在一个量级上。通过接触用户我们能验证需求、进一步挖掘需求、做好用户体验,但这是从1到100的事情。如何从0到1,只能好好把握公司内的目标用户。

目标导向设计2.0(目标驱动设计)

什么是人的目标,目标是由人的动机决定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会变化,或者变化比较缓慢。

比方说,口渴了,此时人的目标是解渴(很多人第一直觉认为,口渴,人的目标是喝水)。行动和任务会因为这个目标而变化,因为解渴的方式有很多种,喝水或者吃水果。目标是更低层的驱动力,目标会导致相应的行为。以目标为导向的设计,就是要了解行为背后的目标,行为可以被观察到,但目标是隐性的。挖掘出底层目标,才能更准确的把控用户行为。

越往后挖掘,离用户最核心的需求就会越近。也就可以通过尽可能多的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

App用户留存率2.0

之前把这个看的比较死,用一个标准去衡量留存率不够严谨。

首先明确产品类型,不同类型的留存率指标不同,低频工具类的留存率可能拼死也高不了,此类应用考察时间线可能就要拉的更长些。但资讯和社交类应用的留存率就是个硬指标,之前看到资讯或社交应用留存率低于30%的话,有没有必要做运营推广,因为留存率低,软件极可能是用户需求没把握准,或者存在体验缺陷。冒然推广,很可能陷入困境。

用户留存还要考虑新增用户质量(渠道或者来源)。不同渠道来的用户有区别,主要是渠道和目标用户是否有较高的吻合度。举个例子,观察友盟后台的设备排行,会发现几乎是小米的天下。那小米的应用市场就是最重要的,也最容易获取到尽可能多的用户。

视觉服务流程

这个流程不是前面讲的软件构造流程,而是用户的使用流程。我们在使用软件时,往往并不会那么留意或者在乎视觉,而是更看重流程,能否流畅的完成目标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视觉元素要在他该在的地方,所有图标要正确的表达他自己,所有的颜色起到它正确的引导作用。

视觉设计所做的一切,只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流程。

和赞相关

点赞只是表象的东西。为什么要设置点赞,点赞后如何去呈现才是关键的。以人的社交属性,会有被认同的心理渴望,也就是虚荣心理。那么点赞只是开始,后续要有相应的机制将这些赞展示出去。并且有依托赞而建立起的一套推荐机制,也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看到。核心或许就是让数据去带动其他的数据。

响应式

之前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分享关于详情页的文章,非常认同。我们不可能指望用户通过手机浏览器去访问整个网站,用户都是通过分享链接直达详情页。花精力搞首页、搞二级,最后发现没有精力去优化详情页了,都是本末倒置的事情。

目前很多 App 为了灵活性,有些部分嵌套了很多 Web 页面,体验做的很好(参见淘宝 iPad )。这应该是个方向,给 Web 页面套上个壳子,整体上既保证了App的操作逻辑,又具有 Web 的灵活性,可以在后台随时编辑当前页面。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 App 需要不断更新的痛点。

提到响应式,就不得不提微信,它对响应式趋势的拉动可谓功不可没,目前微信所处的位置越来越像 PC 端浏览器的作用,它开始成为一个入口。用户开始通过微信来访问和使用某些服务,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网页在手机上的体验。这多少改变了移动设备上 App 为王的现状,君可见前端人员的需求见涨和各公司出现的前端资源不足。

未来在移动端,Web 和 App 应该会彼此融合,共同发展。但是 Web 会以有别于 PC 端的生态找到它的位置。

17330196230 13230981129

多线程同步开发
项目经理1v1跟进
源码定制交付
一次合作/终身售后

微信扫码登录/注册

提示

您的诉求已经提交请等待工作人员联系,快速通过请联系管理员

微信扫一扫快速联系

用户协议

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非常重视用户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因此制定了以下用户协议,以明确我们与您之间的关系以及您在使用本网站时应遵守的条款。请您仔细阅读并同意本协议的所有条款,以便您能够合法、安全地使用本网站。如果您不同意本协议的任何内容,请立即停止使用本网站。

  1. 服务说明:本网站是一个提供定制软件开发服务和在线找技术搭档的互联网平台。我们保留随时更改、更新或暂停本网站的权利。我们会尽力确保网站的正常运行,但对于因技术问题、系统维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网站暂时不可用,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2. 用户注册:用户需要通过提供手机号、微信扫码和其他必要信息来注册一个账户。您有责任保护您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得将其透露给任何第三方。对于因您的用户名和密码被泄露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我们将不承担责任。

  3. 用户行为规范:用户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发布或传播违法信息、侵犯他人权益的内容。用户应对其发布的内容负责,并承担因发布不当内容而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4.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包含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著作权均归本网站所有(会员用户上传的默认承诺为不侵权的合法自有技术成果,本网站审核信息后可展示,所有权不归本网站)。未经本网站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修改或传播本网站的任何内容。对于侵犯本网站知识产权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5.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对因使用本网站而引起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或后果性的损害承担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利润损失、数据丢失、业务中断等。

  6. 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本协议的签订、履行、解释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 本协议的解释权归本网站所有。如有未尽事宜,本网站保留最终解释权。

  8. 本协议自用户点击“同意”或“接受”按钮时生效。

同意

隐私政策

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在线环境。本隐私政策旨在说明我们在您使用我们的网站时如何收集、使用和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以了解我们的隐私政策。

  1. 信息收集

在使用我们的网站时,我们可能会收集以下类型的信息:

a) 个人识别信息:如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等。 b) 非个人识别信息:如浏览器类型、操作系统、设备类型、IP地址等。 c) 用户行为信息:如访问页面、点击链接、搜索查询等。

  1. 信息使用

我们收集的信息将用于以下目的:

a) 提供、改进和个性化我们的服务。 b) 与您联系,回应您的询问和请求。 c) 发送您请求的或我们认为对您有帮助的信息。 d) 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以改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e) 防止欺诈和其他非法活动。

  1. 信息共享

我们不会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与第三方共享您的个人信息,除非:

a) 获得您的明确同意。 b) 与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共享,以提供您请求的服务。 c) 根据法律要求或政府机关的要求。 d) 为保护我们的权利、财产或安全。

  1. 信息安全

我们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以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披露、更改或破坏。然而,请注意,没有任何一种电子存储方法是100%安全的。

  1. Cookie和跟踪技术

我们的网站使用Cookie和类似的跟踪技术来收集有关您使用我们网站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分析和改进我们的网站,以及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广告。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设置拒绝接受Cookie,但这可能会影响您使用我们网站的能力。

  1. 第三方链接

我们的网站可能包含指向其他网站的链接。请注意,我们对其他网站的隐私政策和实践不承担任何责任。我们建议您在访问这些网站时查看其隐私政策。

  1. 隐私政策的变更

我们可能会不时更新本隐私政策。请定期查看此页面,以确保您了解我们对个人信息的最新政策。

  1. 联系我们

如果您对我们的隐私政策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通过以下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电子邮件:[wangye-101@163.com]

电话:+86-173-3019-6230

地址:中国石家庄市长安区吾悦广场2010室

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同意